查看原文
其他

拜托啦,机器人 | 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联想之星 2022-05-19


2020

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年初,我们曾在“战疫”系列报道中,真实呈现创业者的浴血奋战。但在彼时,截取这个侧面更多地起到一种精神激励作用。没有人知道于黑暗中的重拳出击,到底是走上巅峰前的必经锤炼,还是无畏的垂死挣扎。而到年底,当我们回首这一年,那些不懈的坚持,那些艰难的转型,还有残酷的碰壁,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将推出系列专题——“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观察行业变化,同时也更关注企业微观层面。


疫情中,无接触的需求爆发,催生智能化设备、机器人的巨大市场,在这背后,自动驾驶等相关技术也急速发展。不仅应用在医疗领域,也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助力疫情防控,还在后疫情时期,继续发挥着作用,未来,智能化趋势毫无疑问将得到延续。


经过一年的共同战“疫”,我们想说,拜托啦,机器人!谢谢啦,机器人!


1

疫情致无接触需求爆发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新闻1+1》节目中介绍,最近几次疫情从表面上来看是“物传人”,但是没有离开呼吸道的传播方式,仍是接触传播。最初,人们理解握手、共同触摸把手会造成接触传播,实际上,通过被污染的冷链、集装箱,也可造成接触传播。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及接触两种传播特性,让其拥有了更强的传染力。借鉴人类历史上多轮传染病防控经验,“隔离”被视为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而目前主流的防护措施——一线医护人员包括护目镜、隔离防护服等,普通大众戴口罩、远离人流聚集的公共空间——均是通过减少接触来降低感染风险。

智能化设备也在发挥作用尽量减少人际接触。如2月6日,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单:将医疗物资从京东武汉仁和站点送到武汉第九医院;2月17日,苏宁物流5G卧龙无人车首单在苏州将居民从苏宁小店App下单的零食送达;2月18日,美团“无人配送防疫助力计划”在北京顺义区落地,通过无人车和室内机器人配送服务降低人际接触带来的潜在感染风险。

无接触的需求,在医疗一线最为迫切,尽管医护人员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章流程来实施救助,但医院内是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患者之间、医护人员之间都存在较大的传播隐患。这也正成为服务型机器人最适合的应用场景。

有了医疗机器人的参与,许多医院内常规人工操作可被取代,减少接触性的工作和交叉感染的可能,尽可能保护医院和隔离区人员的安全。在世界各地的医院中,不乏各种功能机器人的身影,人工智能设备发挥着抗击病毒的作用。

事实上,国外已有不少机器人应用于大规模传染病的案例。早在埃博拉病毒爆发时,美国就在250家医院中启用过一款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在3米半径空间内,平均每秒发射1.5次由氙气制造的紫外线脉冲用于消毒,比任何清洁人员更快更彻底地杀灭病菌。


国内疫情爆发后,各种医护机器人、巡防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清洁消毒机器人、运输机器人、测温机器人陆续走上抗疫一线

据机器之心不完全统计,医护辅助机器人和医疗后勤机器人分别占比25%和11%。走上抗疫现场的机器人天团中,除了本已应用在医院的机器人种类外,也有企业适时推出的测温机器人、隔离诊疗机器人等据疫情需要而生的种类,以及烹饪备餐机器人等本不在医院适用范围内的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在医院及隔离区的应用分布

2

后疫情时期智能化趋势延续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随着防疫工作的常态化,智能机器人不断投入使用,在医疗、防控、便民、零售等多种场景助力防疫工作高效展开。如无人机用于消毒喷洒、疫情宣传、无人配送、智能测温,多方位赋能抗疫;物流机器人在医疗、消费、无接触配送等多领域应用落地,打开未来想象空间。经过这场疫情,智能化的趋势更加凸显。


  • 经济活动形式由“共享经济”演化出“无接触经济”


共享经济发展近五年来,从共享出行、共享办公,到共享租房、共享充电宝,形式趋于丰富,内容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但疫情期间,“社交距离”的概念被提倡,无接触经济得以加速发展,共享资源的触达方式更多以在线形式发生,科技赋能更多新风口诞生。


  • 服务机器人和智能驾驶是科技硬件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科技硬件的发展主要存在两条路径。其中一条是从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交互方式从智能手机拓展到音箱、TWS、手表、VRAR、脑机接口等设备。另一条路径是通过空间上可移动的设备,如扫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向无人机、物流机器人、辅助驾驶、最后实现无人驾驶的路径。



  • 疫情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频率, 为机器人商用创造了条件


疫情对于人们的最大的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接触活动。服务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人与人接触的频率,能够为成为人类和人类间新一代的交互方式。


  • 无人配送、无人公交、RoboTaxi逐渐开始商业化


在疫情之前,尽管无人配送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缺乏商业化的落地土壤。此次疫情发生后,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机器人企业,利用服务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了无人配送、无人公交、RoboTaxi 等功能,为减少人员接触和阻止疫情的扩散作出贡献。



疫情后,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不断迭代,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可看作广义上的服务机器人。在机器视觉、激光雷达、SLAM 等无人驾驶技术的加入下,科技硬件的形式已经逐渐从智能音箱、智能显示、智能手机向智能服务机器人过渡。未来,服务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积极促进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

  

3

联想之星被投企业智能化战“疫”


自疫情发生后,联想之星被投企业利用前沿科技,助力疫情无接触防控。


松灵机器人研发制造出松灵智能消毒机器人。不仅解决了消毒的效率和彻底性问题,也减少了防疫工作人员接触感染的几率。


今年高考期间,松灵机器人还助力北京蓝天救援队为北京多个考点开展防疫消杀工作。与以往使用烟雾机做消毒不同,采用更为便捷高效的松灵机器人做消毒工作,可加速保质保量完成对考试网点的防疫消杀任务。

“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一直是各个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疫情发生之后,Robotaxi、智能驾驶重卡、无人配送等应用日渐广泛。希迪智驾作为无人防线的中坚力量之一,在长沙梅溪湖等多地开展“无人”防疫消杀作业。此外,希迪智驾还与华为、大疆、福田戴姆勒、柳汽、北奔等智能驾驶各赛道头部玩家及多省市政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智能驾驶重卡、智能冷链物流车、智慧矿卡、智慧公交车、车路协同这五大细分场景中完成部署。

疫情期间,小马智行(Pony.ai)宣布与北美最大的亚洲商品购物平台亚米网(Yamibuy.com)达成合作,开始携手为美国加州尔湾市市民提供自动化、无接触的“最后一英里”货物运输服务。此项合作将帮助亚米网完成疫情期间猛增的订单运送工作,小马智行将用其全电动的自动驾驶车队把尔湾居民从亚米网上订购的生活必需品送到家门口。


海柔创新基于库宝系统在防“疫”中贡献力量,为客户实现有序复工提供技术支持。如在深圳某智慧医院项目中,库宝系统对接院内SPD系统,运用于医药耗材分拣、存储场景,减少人员接触,有效解放人力,提升效率。



旷视推出测温解决方案,护航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旷视研发团队提出了“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 AI 技术,可以辅助各类公共场所(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的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实现非接触密集型人流 AI 辅助温感解决方案,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



为助力抗击疫情,思必驰在第一时间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有效缓解社区排查工作压力,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社区返乡人员的排查,帮助社区对潜在风险人员快速采取隔离防控措施。随着节后复工,疫情防控机器人逐步在复工排查等更多的场景发挥作用。



参考来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21401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365468136967821&wfr=spider&for=pc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